|Mongol Children rearing |
#蒙古育兒 #蒙古太太一家 #蒙古文化與傳統
半夜突然陣痛痛醒,驚覺似乎有點不對勁
搖著躺在一旁睡的跟豬一樣的蒙古先生
其實在四小時前曾經陣痛過,但沒經驗的我以為只是單純晚餐吃太飽
蒙古傳統文化是不準備媽媽包、寶寶包的*,所以只帶著護照及居留證就出發去醫院
剛好當晚值班醫師是我的婦產科醫師,所以不用解釋就可以直接開生(?)
待產室有兩張床,我和隔壁床的年輕產婦在幾個小時內建立了有如當兵的革命情感,兩個人痛的連話都講不出來,一直在數著饅頭等門的另一端正在生產的第三位產婦,不得不說蒙古的孕婦真的有夠多
因為生產的時間太迅速,也來不及思考到底要不要讓蒙古先生陪產,但因為大家都不會英文所以他也沒得選(笑),不過事實證明生產時翻譯實在是幫助不大,因為宮縮也就幾秒,等翻譯完後宮縮都過了,當下真的超想翻白眼的
奮鬥完後的第一餐超好吃,真的是累爆也管不上到底吃什麼,之後和小怪獸及我的革命「產」友一起被推入產後照護病房
一區有四間房,記得入住的那幾天每天都聽到隔壁房小孩的哭喊聲,反觀小怪獸安安靜靜的睡覺
「蒙古小孩很多都有腦壓的問題,晚上通常都睡不好」聽著護士這樣說覺得很心疼寶寶們
護士端著一張折疊椅對著蒙古先生說「這是你的床」,至今我還是忘不了蒙古先生的那張臉「這是什麼鬼東西」,我還笑著跟他說你以為會搬來一張席夢思嗎😂😂
那幾天聽著他碎念爸爸不是人,陪產好歹也是個功夫活至少給張不會分解的床吧
-
部落格會再更新生產故事及更多內容,再等我一下下
*蒙古傳統文化是不能提早準備媽媽包、寶寶包的,通常都是產後婆婆或媽媽會替自己準備,醫院也會附贈一袋足夠使用個幾天的寶寶用品